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发展 > 关于学生阅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发展 > 关于学生阅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文/蔡林秋
大家都知道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也一直在大力鼓吹学生多阅读,并且我还把读书的意义归纳为几点: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增加人生的幸福感。但是仔细想一想,我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也就止于此了,并没有什么系统性而有效的指导,所以效果也就得不到保证。
于是在迎来新一届学生后,在阅读方面稍稍动了一点脑筋,进行了一些小尝试,效果应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激发阅读兴趣——名人都是爱书者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毕竟更像是小孩子,如同许多事情一样,要想学生读书,还是要先激起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
为此,我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好读书时没书读的遗憾,讲述了自己的阅读史,以及阅读带给自己的好处。由于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所以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很容易接受。
根据学生比较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安排布置学生利用假期搜集整理名人读书的故事,每人办一期手抄报。但学生的见识毕竟有限,搜集的中外名人读书故事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缺少新奇性。所以我给学生补充讲了鲁迅爱书、搜书、藏书,还自己亲自设计书的封面的故事,讲了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期间,借阅图书时,是按照图书馆的书架一排一排的看过去的。听罢郁达夫的读书故事,许多学生发出了惊叹声。
我还讲了中国一些著名藏书家的故事,其中重点讲了藏书家范钦以及他的藏书阁天一阁的故事。同时我建议,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书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设自己的书房。
二、编制阅读地图——让学生的阅读有一个明确的路径
现在的出版物种类繁多,但是鱼龙混杂,学生乱读一气也不是办法,浪费时间不说,有时没准还会看一些有副作用的书。这样一来,为学生量身绘制一幅阅读地图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在一些名师给学生开的书单在网上比较好找,但也让一些家长和老师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小学生阅读书目,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给小学生开出的书单,中学生,我则推荐原浙江绍兴稽山中学语文教师,现独立教师蔡朝阳老师给他的学生开列的书单。
一份好的书单,必定会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构建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和公民意识的精神世界方面,都有所考虑。
所以,这些书单基本会有着这样共同的路径:童话——诗歌——中外文学经典——科普经典——历史哲学经典。沿着这样的地图一路读下来,我相信,应该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本营养。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定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书单籍。
三、鼓励做一个朗读者——好的文字是可以大声读出来的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是的,好文章,是不怕读的。好文章也是最适宜于读的。尤其是中国的古诗文,最适宜于朗读的。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也可以读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凄凉婉转;可以读出“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深情款款,也可以读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悲壮。我们可以读出诗歌的平平仄仄,也可以读出散文的娓娓动听。读会让你更加喜欢上这些文字的。
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就最适宜于朗读。有人曾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其中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不读是体会不出其中的妙处的。不信?那我们随便来一段,以大家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一段为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起)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一转),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二转),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三转);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收)”
你读读看,是不是有一种节奏在里边?
而且,以后自己写文章时,写成后,可以先读一读,保管你会马上发现其中不流畅,语气不连贯的地方。所以朗读也是修改文章的一个好办法。
四、准备一个摘抄本吧——把让那些美好的文字刻进我们的生命
“每爱奇书手自抄”,读书是乐事,抄自己喜爱的书也自是乐事。
那些美好的文字,那些直击我们内心的文字,是那样的让我们爱不释手。爱它们,便把它们用心地抄下来。抄的过程,是再一次的涵咏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于一笔一画中,于吟赏把玩中,这些文字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然后,我们用它们来叙事,来思考,来抒情。让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看得见这些文字,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我跟学生说,我原来读师范的时候,就准备了几本厚厚的摘抄本,专门用来摘抄那些从图书室、从同学那儿借来的书上的文字。有一次读沈从文先生的短篇小说《月下小景》时,觉得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好的。于是用了一个本子,把整篇小说都用工整的小楷抄了下来。怕学生不信,我还专门给学生展示了我的那个小本子。
此后,班上的学生掀起了摘抄热。有些学生还给自己的照抄本配上自己手绘的图案花纹,与摘抄的文字相映成趣;还有些有心的同学会根据摘抄文字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摘抄,并编出目录。
五、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书写者——让我们的阅读成果通过文字体现出来
阅读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可能会有一种书写的冲动,就像蚕吃饱了桑叶就会吐丝一样。阅读注定是和书写联系在一起的,读会促进学生的写,写会让学生更加依赖阅读。一旦学生觉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来表达,他们就会自觉地去从那些优秀的文字中去学习它们的表达技巧。在这时,阅读便会成为学生的自觉,再也不需要老师去督促,去催逼了。而且,学生也会迷恋上那种畅快淋漓的书写的感觉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风格特点,比如鲁迅的冷峻老辣,郁达夫的沉郁顿挫,闻一多的满腔热情,汪曾祺的冲淡有味等等。我有时还会故意把有些学生的文字与一些著名作家的文字进行比附,以使他们有形成自己语言风格方面的自觉。比如,你这篇文字有冰心的清新秀丽之美,你这篇文章有巴金之风等等。
在读与写之间,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学生的感情变得丰富,学生的表达技巧变得圆熟。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学生们的眼神愈发地清澈,他们的意志更加地坚定。他们的生命在阅读与书写中走向成熟,走向丰盈。
附录附一:
窦桂梅老师书单
1-2年级:
必读: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逃家小兔
3.我爱我爸爸(绘本)
4.红鞋子
5.爷爷一定有办法
6.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
7.格林童话选
选读:
1.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2.王一梅童话系列(王一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明天出版社)
4.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5.可爱的鼠小弟(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赵静、文纪子南海出版社)
6.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宫西达也著,杨文译,浦蒲兰绘本馆)
7.丁丁历险记(英迈克法尔著,邹晓平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代维译,明天出版社)
9.胡萝卜种子
10.小精灵的秋天
11.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1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
14.兔子坡(美国罗伯特罗素)
15.稻草人(叶圣陶)
3-4年级:
必读:
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
2.几米作品--森林唱游或月亮不见了
3.夏洛的网(美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5.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6.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7.犟龟(德米切尔恩德)
选读:
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足球大侠(张之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4.小巴掌童话(张秋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蓝鲸的眼睛(冰波,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6.女巫(英罗尔德达尔,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7.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8.帅狗杜明尼克(美威廉史代格著,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9.文身狗(德保罗马尔著,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0.大盗贼(德普鲁士勒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
1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鹏)
13.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1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西顿)
15.嘭嘭嘭(童喜喜)
16.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17.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18.美丽的巴拿马(德米切尔恩德)
19.中国童话(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汤姆索亚历险记
5-6年级:
必读:
1.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
2.草房子(曹宇轩)(新版)
3.小王子(法圣德克旭贝里)
4.哈里波特系列
5.秘密花园(美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6.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
选读:
1.风与树的歌(日安房直子著,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2.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著,何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4.我能跳过水洼(澳艾伦马歇尔,黄源深陈士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逃逃(秦文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6.桥下一家人(美纳塔丽,王宗文译,新蕾出版社)
7.小河男孩(英蒂姆鲍勒,麦倩译,新蕾出版社)
8.奥兹仙境(美弗兰克鲍姆,张璘潘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常新港,接力出版社)
10.女生日记(杨红樱)
11.乌丢丢的奇遇(金波)
12.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13.城南旧事(林海音)
14.《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
15.毛毛--时间盗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
16.幻城(郭敬明)
17.《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的故事》(黑柳彻子)
1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19.三重门(韩寒)
20.青铜葵花(曹文轩)
21.女儿的故事(韩子涵)
22.第三军团(张之路)
23.寄小读者(冰心)
附二:蔡朝阳老师书单
一、童话:世界可以如此美好
法国圣埃克絮贝里《小王子》
美国E.B.怀特《夏洛的网》
荷兰凡"伊登《小约翰》
英国巴里《彼得"潘》
西班牙希梅内斯《小银和我》
二、传记:永远的人格典范
斯通《凡高传》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人类群星闪耀时》
华姿《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
赵诚《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贤治《人间鲁迅》
甘地《甘地自传》
三、散文:如何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文学肖像》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上帝之子》
高尔泰《寻找家园》
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
徐晓《半生为人》
梭罗《瓦尔登湖》
李奥帕德《沙郡年纪》
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刘亮程《风中的院门》
夏榆《白天遇见黑暗》
四、小说: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技艺
1、寻找一个前现代的中国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
钱锺书《围城》
张爱玲《倾城》《金锁记》等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等
2、我们当下的生存状况
胡发云《如焉》(《江南》年第1期)
杨显惠《夹边沟纪事》
尤凤伟《中国:》
史铁生《命若琴弦》《我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
韩少功《马桥词典》《爸爸爸》
阿城《棋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余华《活着》《在细雨中呼喊》
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
高行健《灵山》《一个人的圣经》
刘志钊《物质生活》
姜戎《狼图腾》
3、西方小说,从传统到现代派
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凯鲁雅克《在路上》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卡尔维诺《尖脚猫游戏》《树上的男爵》
索而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癌症楼》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个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川端康成《依豆的舞女》、《雪国》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玩笑》《为了告别的聚会》等
思想历史类
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上下册)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迪克斯坦的《伊甸园之门》
苏珊"邓恩《姊妹革命》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带一本书去巴黎》《如彗星划过夜空》
二、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从晚清到五四:走向近代化的艰难
费振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系列)《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胡适杂忆》《新中国三十年》《史学与文学》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
史景迁《天安门》《天国之子他的世俗王朝》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
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钟叔和《中国本身拥有力量》《走向世界》
止庵《史实与神话》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2、言论史:傅国涌发明的一个词语
傅国涌:《笔底波澜——百年言论史的一种读法》《追寻失去的传统》《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李大同《冰点故事》
3、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
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
汤因比《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谈话录》
布罗代尔《菲力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系列)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孔飞力《叫魂》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黄河青山》《中国大历史》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三、经济:经纶事务,兼济天下
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我们依然在仰望星空》
杨小凯《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好资本主义和坏资本主义》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秦晖《问题与主义》《传统十论》
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以自由看待发展》
四、在场的思想者
顾准《顾准文集》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书斋里的革命》
崔卫平《积极生活》《正义之前》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
傅国涌《金庸传》《偶像的黄昏》
萧雪慧《公民社会的诞生》《独钓寒江雪》《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谢泳《逝去的年代》《储安平与观察》《思想的时代》
林贤治《自制的海图》、《娜拉:出走或归来》
摩罗《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
余杰《火与冰》
余世存《非常道》
王怡《载满鹅的火车》《不服从的江湖》
廖亦武《中国社会底层访谈录》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陈丹青《退步集》《多余的素材》
殷海光《殷海光文集》
龙应台《野火集》
有种,有料,有趣
点击标题下面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fz/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