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交通 > 世界宗教派系总览图文
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交通 > 世界宗教派系总览图文
内容来源:中东观察员
正文开始
日常交流中,常感觉对世界宗教了解不多。现重发此图文,希望有助于对世界宗教概况的了解。世界宗教概览
下面这张图表里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在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上,宗教都有着许多的含义。有时,人们斥责它是战争的始作俑者,有时,它又是将人们联系起来的纽带。而无论如何,每天世界上都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在践行着宗教的教义,甚至是无神论者,也在某种程度上信奉着某种理论。在华盛顿的国家广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无神论者集会时不时在这里举行,这些人对他们正在被边缘化表示不满。那么,这个世界上信教者和不信教者的组成如何呢?在下表中,我们将看到世界宗教的概况。
壹
世界宗教分布图
世界主要宗教标识及排名表,其人数统计是个大致数字,仅供参考:
标识名称人数教派创始人与分布基督教Christianity21.5亿--30.7%天主教-分很多会、东正教-分很多派、新教-分很多宗、基督教:科普特教会、科学派、复临派、见证派、摩门教、普救派、一位论派
耶稣亚伯拉罕诸教--欧洲、美洲、大洋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菲律宾伊斯兰教Islam.5亿--19.3%苏非派、伊斯兰教、白山派、什叶派、伊斯玛仪派、德鲁兹派、栽德派、艾巴德派、逊尼派、巴布派等穆罕默德亚伯拉罕诸教--中东、非洲、中亚、南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印度教Hinduism11亿--15.7%起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罗门教,改革者商羯罗。分:师摩多派、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创世人未知,印度宗教--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北美洲、东南亚、英国和西欧。
佛教Buddhism3.76亿--5.4%汉传佛教-分很多宗,藏传佛教-分很多派,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分为朝鲜、日本、越南佛教,原始佛教-印度、尼泊尔佛教释迦牟尼,印度宗教--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东亚、中南半岛和俄罗斯部分区域。锡克教Sikhism0.23亿--0.03%年由拿那克Nanak所创,分易行派、狮子派印度宗教--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北美洲、东南亚、英国和西欧。犹太教Judaism0.14亿--0.02%法利赛、撒都该、爱色尼亚伯拉罕诸教--以色列和犹太人聚居区(主要在北美洲和欧洲)。巴哈伊教Bahai0.07亿--0.01%新宗教,巴哈欧拉十九世纪中叶创于伊朗,经书《亚格达斯经》分布在全世界,60%信徒分布在印度、美国、越南、肯尼亚、民主刚果、菲律宾、赞比亚、南非、伊朗和玻利维亚耆那教Jainism0.亿始创人为伐驮摩那Vardhamana前年--前年创立印度宗教--印度和东非神道教Shinto0.04亿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分13个教派)和民俗神道日本文化--日本和巴西道教Taoism0.亿正一道、全真道汉代张道陵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中国本土宗教--中国、新加坡贰
宗教标识
有的宗教标识是不明显的,比如印度教没有明显的标识,有的宗教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标识,比如佛教除了转法轮标识,还有卍字标识,犹太教除了大卫星标识还有灯台标识,巴哈伊教除了九芒星还有音符标识。各主要宗教标识如下图:
叁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关系
肆
佛教派别分支及关系
伍
宗教知识
宗教定义: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宗教包括了符号意义、信仰、叙事体的故事,应该给予修行者生命体验的宗教实践。
无论宗教的中心意义体现在任一神性或众多神灵上,抑或是根本真理,宗教的普遍特征是由修行者的祈祷、仪轨、冥思、音乐和艺术形式所表现,除此以外,宗教还和社会及政治常常相互交织。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
宗教元素: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宗教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
宗教的教义主要分为“观念”和“体验”两种。
观念的类型: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
宗教经验的类型:敬畏感依赖感惊异感罪恶感获救感神秘感
获得经验的类型:宗教理论宗教道德药物应用宗教修习
上图是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绘制的年世界主要宗教信仰分布图。根据图例所示,黄色代表天主教,橙色代表新教,鲜红色代表其他各派基督教,暗红色代表东正教,紫红色代表东方正教,浅蓝色代表摩门教,天蓝色代表伊斯兰教逊尼派,深蓝色代表伊斯兰教什叶派,草绿色代表犹太教、淡绿色代表佛教,鲜绿色代表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粉色代表印度教,深紫色代表锡克教,浅紫色代表原始宗教,黑色代表没有占支配地位的宗教的地区,白色代表无人居住的地区。宗教回应了人们深层的精神诉求,世界上大部分人拥有宗教信仰。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民族是世界上少数大多数人不信教的民族,对于中国人来说,了解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对于理解各地文化和国际关系尤为重要。由于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群交错杂居,人们不可能严格的按照所信仰的宗教分隔居住,这幅地图只能大致表示每种宗教占优势地区的地区。每种宗教占优势地区的边界,一般和国界并不重合。图的中央偏下方,画出了代表基督教各派的十字架、代表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字母拼写的古兰经文、代表印度教的OM标示、代表佛教的法轮和代表犹太教的六芒星。基督教各教派在欧美占优势中国人一般把基督教粗略的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其中东正教和新教可以分为多个教派。公元前一世纪基督教从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曾遭受统治该地区的罗马帝国迫害,公元年狄奥多西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基督教成为帝国境内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的经典《旧约》来自于犹太教,但比犹太教多一部经典《新约》。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诞生于约公元前两千年。在公元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的十字军东征中,欧洲基督教君主国试图夺取被看做“圣地”的耶路撒冷地区,最终没能成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原来的天主教中分化出各派新教。随着15世纪末以后近代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天主教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很多殖民地占据优势,新教在英国的美洲殖民地占据优势。如图所示,天主教占优势的国家包括欧洲的法国、比利时、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和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和亚洲的菲律宾。天主教以住在梵蒂冈的教皇为领袖。图中的“新教(protestants)占优势的国家包括欧洲的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的纳米比亚等国。图中的“其他各派基督教”占优势的国家包括欧洲的德国、荷兰、瑞士,非洲的南非、加蓬,大洋洲的新西兰等国。中国一般把图中所示的“新教”和“其他教派基督教”统称为“新教”或“基督教”(狭义的)。这些教派不尊奉教皇,也没有封圣的传统。东正教占优势的国家包括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希腊、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如图所示,俄罗斯的西南部、后贝加尔和远东地区,哈萨克斯坦北部的俄罗斯人聚居区也是东正教占优势。自从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之后,天主教(西方教会)和东正教(东方教会)的界限一直位于今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边界附近。东正教会一直没有发展出独立于世俗政权的教权,一般受到世俗政权(如沙皇宫廷和苏联政府的控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就曾借助东正教会的力量来唤起国内的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爱国热情。此外,埃塞尔比亚的基督徒,大多属于一种古老的东方基督教(ChurchsofEasternChristianity),与俄罗斯的东正教并不相同。埃及和叙利亚的基督徒,多数也属于东方基督教。摩门教常被看做基督教的一个支系,而在本图中,摩门教被视为独立的宗教。摩门教徒主要位于美国的犹他州,年,史密斯创立首个摩门教会,此后相继出版《诫命书》和《教义和诸约》,其中提倡一夫多妻制。史密斯辞世后,杨百翰作为继承人,继续传播摩门教,犹他州盐湖城遂成摩门教总部,教名为“末世圣徒教会”。目前,摩门教声称在全世界有余万信徒,大部分信徒已经不再坚持一夫多妻。自年后,在美国以外的摩门教徒人数超过美国本土信众人数。如今,摩门教徒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不到2%,主要集中在犹他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等地。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就是摩门教徒,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也曾参加共和党内预选,他也是摩门教徒。伊斯兰教在西亚中亚和北非占优势公元前六世纪,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早期教义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又译为《可兰经》),记载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传教、立教的言行的《圣训》也很重要。直到今天,《古兰经》和《圣训》还是很多穆斯林占多数国家的主要立法来源。随着阿拉伯帝国的陆上扩张和阿拉伯商人的渡海前进传播到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今天,伊斯兰教在所有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叙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等)和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亚洲国家及马里、索马里、乍得、毛里塔尼亚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占优势,在哈萨克斯坦南部、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共和国、高加索各共和国及中国的新疆地区也有分布。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五大民族中,前四大民族的民众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主流派是逊尼派,什叶派在伊朗和伊拉克南部占人口优势。什叶派的分支阿拉维派在叙利亚长期控制政权,但叙利亚人口多数为逊尼派,这成为年开始的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在叙利亚内战中,什叶派为主的伊朗支持政府军;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土耳其等逊尼派为主的国家支持反对派武装;逊尼派和什叶派力量比较均衡的伊拉克和黎巴嫩政府则持相对中立的态度。佛教流行于东亚,印度教兴盛于南亚佛教是世界现存主要宗教中历史最长的,公元前七世纪发源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逐步传播到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今天佛教在中国的蒙古族和藏族地区、不丹、斯里兰卡、蒙古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占优势。由坚持马列主义的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的老挝,也在宪法中把佛教定为国教。日本的佛教也很兴旺。不少学者认为,在主要宗教中,佛教的教义最接近于无神论。印度教形成于公元八世纪,综合了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宗教的教义。印度教目前在印度和尼泊尔占支配地位。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的南亚旁遮普地区,传统上终生蓄长须发、戴发梳、穿短裤、身佩短剑、戴手镯。在年印巴分治之后,锡克教徒主要生活在印度。原始宗教是一系列多神教的总称,包括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有影响的萨满教。原始宗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西伯利亚都有一些地区占优势。图中黑色区域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占支配地位的地区,包括传统上就“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汉族地区、受苏联时期无神论影响较大的俄罗斯部分地区及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为“主体思想”为主导的朝鲜,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的古巴,还有基督教、佛教平分秋色的韩国。如图可见,直到本世纪初,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大部、撒哈拉沙漠深处、澳大利亚内陆、亚马逊雨林腹地和中国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仍是无人区。世界各大宗教人口的比例增长及趋势20世纪后期以来的历史已经说明,宗教并未随着科学发展而削弱,相反,很多地区出现了宗教复兴运动。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数据,年世界各个教派中人口比例最高的是穆斯林,占19.8%,其次是罗马天主教徒17.4%,第三是印度教徒13.3%。该书预测,到年,世界各派基督教总人口将从年的17.47亿上升到30.52亿;伊斯兰教徒将从9.62亿上升到22.29亿,印度教徒将从6.86亿上升到11.75亿,佛教徒将从3.23亿上升到4.25亿,犹太教徒将从万上升到万。宗教对国际关系一直有影响,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引起广泛争鸣的名著就把宗教作为划分文明区域的主要标准。其实,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各个宗教之间和平共处、相互影响是主流。文章来源:暖通净界文中错漏难免,请看官不吝赐教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jt/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