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

放开后对中国跳得最高的国家,不是日本和韩


韩国日本对中国人的入境政策引起的风波,大家应该都在新闻上看到了。

给入境的中国游客脖子上挂黄牌。

还有军人押送,记者围拍:

这种操作,甚至不止于政治操弄了,而是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侮辱性。

所以有网友评价说,这不是纳粹么?

所以我们也不惯着了,直接把韩国公民短期签证都给他停了。

当然,也包括日本的。

想必有很多小伙伴们看了都很气愤。

其实,咱们放开后西方国家对咱们的这些操作,应该都在意料之中,除了不知道他们会采用哪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对美国来说,不管咱们做什么,他们肯定都会黑。毕竟,美国有个外号,叫“不黑中国不舒服斯基”。

日本、韩国两个狗腿子,也会跟着干爹走,这毫无疑问,而且他们肯定会比美国跳得更高。

美国毕竟是霸主、大国,有些脏活不好自己干,就需要小弟去背锅,同时也是给自己留有出后手的余地。让小弟去试探,看你的反映、会有反制手段,他好研究应对。

欧洲一些国家,最爱玩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他们出手也不意外。

甚至印度出来,也很正常,阿三的尿性,大家都知道。

不过,这次在疫情方面给中国泼脏水最卖力的,却不是上述国家,而是法国。

这可能是相当多的人此前没有想到的。

法国人干了什么呢?

首先,新的入境政策。

除了阴性证明(必须是英文、法文的)、戴口罩这些,还有一条非常恶心,要提交一个声明,承诺以下事项:

本人未出现新冠感染症状;

本人自认未曾在起飞前14天内接触过新冠确诊病例;

如已满11周岁,本人同意在抵达国家领土时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在抵达法国领土时须接受随机检测。

本人承诺在抵达法国后15天内保持联系畅通,如抵达法国领土时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新冠,则在抵达法国本土后进行7天的自愿隔离,如已满11周岁,则在这7天隔离结束时进行再次检测。

这是很扯淡的。

在动态清零的时候,我们有高中低风险的划分,阳性都会被救治、密接会隔离,你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接触过确诊或密接。

放开后,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了。一些人甚至是窝在家里就阳了,根本不知道怎么感染的。

事实上,当今世界已经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够知道自己接触没接触过确诊病例了。

法国早就躺平,他肯定知道这一点,但他还是要这么做。

这一条,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挺强。

除此之外,法国媒体还给中国扣了五个大帽子。

疫情失控、疫苗无效、关押民众三年、动态清零政策失败、疫情数据失真。

这些当然都是胡扯。

我们能看出,在给中国泼脏水这一点上,法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我大使已经一一驳斥。

所以奇怪的一点是,在疫情这方面,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里法国跳得最高呢?

这就要从法国的悲剧说起了。

法国这个国家,有大国的雄心,却没有大国的实力。

虽然是五常之一,但法国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就投降了,五常地位得来最“不正”,以至于网络上充斥了乳法的段子。

在殖民时代,法国和英国是最大的赢家。一战、二战后,两国就没落了。

英国好的一点是,作为孤悬海外的岛国,他和美国一样,希望大陆乱起来。加上同源同种,所以当起了美国最忠实的小弟,美国干啥他干啥,完全没有“前霸主”的心理负担。

但法国不行。法国当年帮助美国打赢了独立战争,连美国的标志自由女神都是法国送的。

所以法国尽管实力不济,但在美国人面前总有些破落贵族不该有的自尊心。

简单说,法国就是没有公主命,却有了公主病。中国的老话就是“德不配位”。

所以,法国总是上蹿下跳找存在感。但法国的实力却注定了,这是一出悲剧。

我们就说最近发生的三件事吧。

第一件。

俄乌冲突前期的时候,马克龙一直辛苦奔走,为停战和谈努力,但结果是哪一方都不买账。

马克龙想去见普京,普京都懒得见他。

俄乌冲突是美国拱火拱起来的,你法国能做得了美国人的主吗,做不了你来有个屁用。

所以普京说你要来得做核酸检测,不能把新冠给我带过来。

法国很傲娇,说我们总统的DNA怎么能落在你们俄国人手里呢?坚决不检测,还坚决要去。

然后普京就给马克龙准备了一张长桌子。

核酸没做,俄罗斯也去了,但法国的面子还是没保住。因为这个长桌子,马克龙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更何况,没过多久,卡塔尔去俄罗斯斡旋的时候,埃米尔和普京坐得很近,中间连张桌子都没有。

你让法国人的脸往哪搁?

第二件。

为了吸血盟友,拜登推出了《削减通胀法案》。最关键的条款是给予在美国生产的新能源车、光伏等产品补贴,国外产品就没有,即使是盟友也不例外。

这样其他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就被大幅削弱。这一点,直接让欧、日、韩都跳了起来。

欧洲内部甚至搁置了分歧,一致炮轰美国。

作为欧洲领袖,马克龙自然要做出姿态。他大骂美国不地道,同时对欧洲兄弟们说,你们等着,哥去给你们讨公道,然后就去访美了。

马克龙调门很高,上飞机前、刚下飞机一直都在骂美国。欧洲媒体也把气氛烘托得很到位,就等小马马到功成了。

挨了骂的拜登倒没啥,用很高的规格接待了马克龙。

当时的国宴菜品是:牛肉和三熟黄油土豆,黄油水煮缅因龙虾、鱼子酱、美味南瓜饺子和龙蒿酱,俄勒冈州的蓝纹奶酪,橙色雪纺蛋糕、柑橘酱烤梨等等等等。

第二天的欢迎仪式,规格也非常高,甚至连仪仗队员都穿着18世纪制服。

马克龙挺满意。

在关于削减通胀法案,拜登说,美国可以做些“小改动”。美国会继续创造就业岗位,但不会以欧洲为代价。

马克龙说,他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他“相信拜登”。

消息传回去,欧洲人欢呼胜利。

过了几天,媒体看没动静,就问白宫,削减通胀法案改得怎么样了?

白宫说,啥?改什么通胀法案,我咋不知道。

除了想改法案保住欧洲的就业岗位,马克龙找拜登还有另外两件事,一个是促进俄乌何谈,一个是美国别给欧洲卖高价气。

结果呢?当然是又被美国打马虎眼,一件事都没办成。

原来所谓的高规格接待,就是为了给你戴高帽,给足面子,但不给你办事。但这样,实际上反而让法国更没面子。

第三件。

德国总理带着企业家组团访华,马克龙说,小朔啊,要不咱俩一起去,以展示欧洲的团结?

朔尔茨也很干脆:不!

说好的欧洲双核呢?就这?

所以大家也都看出来了,法国去年一年找存在感的尝试基本都失败了,而且结果都是惨淡收场。

现在通过给中国疫情扣帽子,而且跳得很高,法国算是成功找回了自己久违的存在感。

不过,法国终究还是有大国的自尊心,像日韩那样政治上不太入流的国家,搞给别人戴黄牌、红牌这样下三滥的动作,法国人还不屑去干。

于是我们看到,他们最终选择的方式,是对中国嘴炮火力全开。

所以法国人也有点小聪明,存在感找到了,但又不会因为做太过成为被反制的对象。

这一点,可比冲在前线当炮灰的日韩强多了,有智慧多了。

好歹也是五常之一。

本文首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mj/12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