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子午流注,也许你刚看到会很陌生,可真正将它运用到治病养生艾灸中去,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子午流注的意思,就是12经络当值的时间。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
人体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衰,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不少养生建议,包括针灸,用药,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指导的:
比如上午7点到9点是胃经循行的时间,在7点钟吃早饭能更好的消化;再比如9点至11点是脾经最活跃时期,此时艾灸脾经相关穴位,健脾效果往往更好。
子午流注图
时辰:寅时
时间:03:00~05:00
归经:手太阴肺经
主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呼吸系统:各种支气管炎、哮喘、咳血、胸痛、胸闷
五官疾病:急性扁桃体炎症、急慢性咽炎、鼻炎、咽痛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庚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子午
开穴
小海
陷谷
天井
昆仑
至阴
小海
陷谷
天井
昆仑
至阴
输穴
太渊
仰掌,在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凹陷处取穴。主治:扁桃体炎,肺炎;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补虚
解溪
用材料:桑枝,桃枝、细辛等诸药调和,具有辛开、凉燥、温通等功效。
通过艾灸和子午开穴的配合,对穴位的刺激,通调血脉,使人体经脉大周天之肺脉运转运转流畅。从而得到人体各方面的养护。
泻实
内庭
合穴
尺泽
配穴:
1.合谷、大椎、列缺:主要针对呼吸系统方面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另针对便秘、大热等均有效果。
2.少商:点刺出血,治疗咽喉肿痛剧烈者。
3.尺泽,合谷: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方案:隔姜灸、隔药饼灸、蜡灸、桑枝灸等
穴位:选取子午穴位、输穴、补虚穴、合穴、配穴。
穴位图:
时辰:卯时
时间:05:00~07:00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主要保健:
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发热、头痛、咳嗽等。
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瘫、牙疼、麦粒肿、角膜炎、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鼻炎、鼻塞等。
其他:颈锥病、皮肤瘙痒、荨麻疹、手部关节障碍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丁卯
巳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丁卯
巳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子午
开穴
神门
间使
经渠
少商
曲泉
神门
间使
少商
曲泉
输穴
三间
微握拳,在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主治:牙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
补虚
大都
泻实
商丘
合穴
曲池
在肘横纹桡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能泻热镇惊,解毒通便。主治热病、咽喉肿痛、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等。
配穴:
1.天枢、大肠俞、上巨虚卯时取二间,非卯时取商阳,用泻法热邪侵及大肠: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
2.中脘、天枢、气海、辰时取曲池,非辰时取合谷,用补法:久泻久痢之虚证。
方案:隔姜灸、隔药饼灸、蜡灸、桑枝灸等
穴位:选取子午穴位、输穴、补虚穴、合穴、配穴。
穴位图:
时辰:辰时
时间:07:00~09:00
归经:足阳明胃经
本经主要针对保健方面:
胃肠道系统:小儿腹泻、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便秘、泄泻,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头面部疾患:痤疮、黄褐斑、头痛、眼痛、牙痛、腮腺炎、咽痛
其他:中风后遗、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热病,发狂等证。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子午开穴
阳溪
阳陵泉
支沟
商阳
侠溪
对时开穴
支沟
商阳
侠溪、
阳溪
阳陵泉
输穴
陷谷
补虚
少海
泻实
神门
合穴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配穴:
1.内关、中脘、辰时取厉兑,非辰时取足三里,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而致呃逆呕吐、腹胀腹痛:
2.风池、颊车、地仓、下关、合谷、巳时取解溪,用补法:风寒侵及足阳明经筋,口眼歪斜,面肌瘫痪
方案:隔姜灸、隔药饼灸、蜡灸、桑枝灸等
穴位:选取子午穴位、输穴、补虚穴、合穴、配穴。
穴位图:
时辰:巳时
时间:09:00~11:00
归经:足太阴脾经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
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盆腔炎、附件炎等
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肿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痛、关节炎、局部肌肉疼痛。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巳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巳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子午
开穴
商丘
阴谷
大陵
隐白
然谷
对时
开穴
隐白
然谷
商丘
大陵
输穴
太白
补虚
后溪
泻实
小海
合穴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阴陵泉能治疗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等。
配穴:
1.脾俞、章门、中脘、阴陵泉,午时取大都,非午时取太白,用补法:脾气受损,运化失职,呕逆,腹胀,便溏,四肢不温
2.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巳时取商丘,用补法:湿热困脾,脘腹痞闷,腹胀便溏,肢体困重
方案:隔姜灸、隔药饼灸、蜡灸、桑枝灸等
穴位:选取子午穴位、输穴、补虚穴、合穴、配穴。
穴位图:
时辰:午时
时间:11:00~13:00
归经:手少阴心经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慌
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癫痫、神经功能症
其他:肋间神经痛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子午
开穴
委中
中渚
厉兑
通谷
后溪
对时
开穴
通谷
后溪
中渚、
厉兑
输穴
神门
补虚
委中
泻实
束骨
合穴
少海
屈肘时,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少海能通络止痛。主治头痛、颈痛、心痛等。
配穴:
1.心俞、巨阙、太渊、足三里,未时取少冲,非未时取少府或神门,用补法:心血不足,血脉空虚,面色苍白,头晕,心悸,不眠,舌质淡,脉细。
2.阴郄、少府,午时取神门,用泻法:心火上炎,烦躁不安,舌尖糜烂,小便黄赤。
穴位图:
时辰:未时
时间:13:00~15:00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五官:咽痛、眼痛、耳鸣耳聋。中耳炎、腮腺炎、扁桃体炎、角膜炎、头痛
其他:腰扭伤、肩痛、落枕、失眠、瘫痪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子午
开穴
尺泽
劳宫
少冲
鱼际
临泣、合谷
太渊、太冲
对时
开穴
鱼际
临泣、合谷
太渊、太冲
尺泽
少冲
输穴
后溪
补虚
复溜
泻实
涌泉
合穴
下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膝眼下九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下巨虚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等。
配穴:
小肠俞、水分、关元、未时取小海,非未时取阳谷或腕骨,用泻法:热邪伤及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小腹痛,小便短赤,心烦
中极、阴谷、三阴交、肾俞、酉时取至阴,用补法、膀胱气化不足,失去约束能力,遗尿或尿频
穴位图:
时辰:申时
时间:15:00~17:00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预防疾病:
1.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2.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十二指肠炎、胃下垂、急慢性肠炎、肝炎、胆囊炎。
3.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早泄、睾丸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等。
4.其他:失眠、腰背酸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子午
开穴
液门
少泽
二间
解溪
对时
开穴
解溪
少泽
二间
输穴
束骨
补虚
曲泽
泻实
大陵
合穴
委中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
配穴:
1、风门穴,疏散风邪,宣肺解表,预防感冒刺激风门穴。
穴位图:
时辰:酉时
时间:17:00~19:00
归经:足少阴肾经
主要保健:
泌尿生殖:阳痿早泄、遗精、术后尿潴留、痛经、月经不调、胎位不正、各类肾炎、水肿等
头面疾病:头痛、牙痛
其他:耳聋耳鸣。中风、休克、消化不良、泄泻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子午
开穴
中冲
大敦
大都
太溪
灵道
对时
开穴
太溪
灵道
中冲
大都
输穴
太溪
补虚
中渚
泻实
天井
合穴
阴谷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阴谷主治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等。
配穴:
1.肾俞、中极、戌时取复溜,非戌时取阴谷,用补法: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小便不利,水肿
2.照海、尺泽、然谷、戌时取复溜,用补法:肾阴不足,口干咽燥,心烦,咳血
穴位图:
时辰:戌时
时间:19:00~21:00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胸闷
其他:恶心、呕吐、抑郁症、中暑、休克、小儿惊风、胃痛胃胀。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子午
开穴
足窍阳
内庭
束骨
阳谷
曲池
对时
开穴
阳谷
曲池
足窍阳
内庭
束骨
输穴
大陵
补虚
侠溪
泻实
阳辅
合穴
曲泽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曲泽能清热润燥,通络止痛。主治心痛,善惊,心悸,咳嗽等。
配穴:
1.曲泽、内关、人中、戌时取大陵,非戌时取劳宫,用泻法:热邪内陷,痰蒙心包,意识模糊,神昏谵语
穴位图:
时辰:亥卯时
时间:21:00~23:00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午
开穴
少府
神门
中封
阴陵泉
涌泉
对时
开穴
中封
阴陵泉
涌泉
神门
输穴
中渚
补虚
曲泉
泻实
行间
合穴
天井
在臂外侧,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天井能行气、散结、止痛,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等。
配穴:
1.委阳、三焦俞、水分、亥时取天井,非亥时取支沟,用泻法:湿热侵及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利,水液潴留,肌肤肿胀,气逆腹胀,小便不通
穴位图:
时辰:子时
时间:23:00~01:00
归经:足少阳胆经
主要预防和治疗疾病:
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各种慢性肝炎
头面五官: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耳鸣、近视等
其他:感冒、发热、咽痛、肋下疼、局部肌肉疼痛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子午
开穴
前谷
三间
阳辅
足三里
关冲
对时
开穴
阳辅
足三里
关冲
前谷
三间
输穴
足临泣
补虚
太渊
泻实
尺泽
合穴
阳陵泉
配穴:
1.风池、瞳子髎、子时取阳辅,非子时取丘墟,用泻法:湿热侵及胆腑,口苦,咽干,偏头痛,眩晕,胁肋胀满,疼痛
穴位图:
时辰:丑时
时间:01:00~03:00
归经:足厥阴肝经本经主要保健:生殖系统: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类急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肝肿大,腹水,抑郁症
其他:头痛、失眠、头眼昏花、各类眩晕、癫痫等
日子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辰
乙丑
丁丑
巳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丁丑
巳丑
辛丑
癸丑
子午
开穴
行间
中冲
复溜
少海
曲泽
对时
开穴
少海
曲泽
行间
复溜
输穴
太冲
补虚
曲池
泻实
二间
合穴
曲泉
配穴:
1.肝俞、期门、太冲、丑时取行间,用平补平泻法:肝失疏泄,胸胁胀闷,善太息,咽中梗塞。
2.肝俞、三阴交、复溜、足三里、丑时取行间,非丑时取大敦,用平补平泻法:肝血亏虚,血不养肝,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眩晕、抽搐、震颤、拘挛。
穴位图:
医之艾灸,艾产品、砭石产品,厂家直销,货真价实,艾条,艾绒,艾柱,艾灸发热贴,坐灸仪,砭石系例等,产品齐全,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到微店看看,如果您是店面,养生馆,个人用量大,还可以订制,享优惠哦!加盟代理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wh/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