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国荣、张学友到王菲、陈奕迅、杨千嬅,相信没有人不知林夕在华语歌坛写词人的地位。有次香港乐坛的典礼上,主持人为获最佳做词人的林夕颁奖,一次颁奖的获奖作品竟有百首之多。如果你还不知道他写过什么歌,那我只能说“北京欢迎你”。
林夕深爱文、史、哲,他曾经说过,希望鼓励年轻人多看一些文学著作,在现在的浮躁社会下,哲学、文学是对一生都非常收益的读物。的确,现代社会实用知识奉行的时代,文学这种艺术价值真正较高的文字,却越发的被忽略。因为每个人都在寻找捷径,大家却不知,真正的提高认知深度的恰恰是阅读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
林夕用这些文学著作作为每一首歌的标题。原来,他想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早已经让王菲唱给我们听了。
百年孤寂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着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林夕
说到《百年孤寂》,至今都是我觉得内容最丰富,饱满,最值得看的一部小说。他虽然算是长篇小说,但是翻译精简下来,篇幅并没有很长。作者马尔克斯是一位非常有深度的思想家,对于“孤独”的解读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
他将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故事中的家族曾经繁荣一时,却因为思想上逃离不了宗教的旨意和教条,而使整个家族成员的命运走向灭亡,历经7代人,从始祖到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
你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每个人物如何与他们各自的孤独做着挣扎。一个人不管曾经多么荣耀,为家族创下多少辉煌,却终究逃脱不掉自己的命运,改变不了家族灭亡的宿命。宗教的枷锁,顽固式的思想是如何将人类带入毁灭,盲从与愚昧是如何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这本书在很多著名的图书馆推荐中都排到前十,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它的写作手法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在当时一鸣惊人,非常的独特和前卫。马尔克斯更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作家,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一位非常的传奇。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在那个战乱的时代,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担任记者并创造剧本,并坚持文学创作。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另外还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Elamorenlostiemposdelcólera)所以他作品的背景,大多围绕战争时代众生相来创造。
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现实生活,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的感到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守望麦田
共你就似风和尘同不同行
与天地常在那怕没法再相爱
空空两手来挥手归去
阅过山与水
水里有谁未必需要一起进退
刻骨铭心来放心归去
未算无一物
深爱过谁一天可抵上一岁
-林夕
同一个旋律??,一个国语一个粤语,写尽了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背景故事,这样的文字底蕴,林夕总是能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部《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很多人拿来当做英语教材来学习,因为作为文学著作,他的英语非常口语化,简单易懂。它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但他却是意识流写作风格的先驱,作者描写自己青春时代的所看所想,展现成人的虚伪与青少年的无辜与叛逆情怀,而被誉为带领美国人精神上的觉醒。
该书在全球以各种版本发行了六千万册,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影响了几代美国人,让塞林格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世界文坛上。不过塞林格本人十分低调神秘,他本身出身于美国上层社会,家境丰厚。一生中只创作了这一部长篇小说,成名后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年1月27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终年91岁。
飘
耳不要听雨声乱撞
眼不见光只见远方
口不要讲心在忙
空冥想感觉乱放
-林夕
《飘》这部作品实在是太经典在这里我也不多介绍了,它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自传式的长篇小说,也是这位天蝎座女作家唯一一部作品,一经面试便获奖无数。是美国高中时代必读的作品之一。
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电影??《乱世佳人》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十个奖项。该片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部电影中位列第四。其中费.雯丽的盛世美颜的演绎,也堪称经典。“她既有如此的美貌,就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既有如此的演技,就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背影
要是你想要前进我不会退後如同投影没有可能独奏连名字亦没有却又剩了一半在你心里一半在你身後怎可能单独行走
我快要化做背影难拥抱亦难离弃
常陪着你如像你
蒙着眼睛
怎可分清你清晰的背影
不响一声常在你左右共鸣只可惜你未看清
-林夕
林夕的这首歌词,不管是作为描写感情中的暗恋,还是结合父爱都非常的生动、到位,每次我细细读起来的时候,都非常感动的要热泪盈眶??。
没错,就是我们小学课本中的那篇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短短几百字的散文,把父爱,与对父亲的感情描写的深刻而唯美。整个音乐的感觉配合《背影》这篇优雅的散文,非常合适。
色诫
如果你爱他
笑容和你相随
胸膛把你包围
他容颜都烧毁
你有没有所谓
如果不再管他像谁
那所谓有情人的眼泪
有何珍贵
你只要心中有鬼
他就一直甜美
-林夕
张爱玲这部色戒,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整部作品被誉为张爱玲自身感情的真实写照,书中写尽了她的痴迷,她的一厢情愿,她的当局者迷,无法摆脱的困惑。
看过张爱玲的生平经历和她对于胡兰成投影人物的描写,再看胡兰成的生平,和他的自传《今生今世》。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感情,是所有女生们恋爱反面教材的范本。但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子,也会当局者迷吧,毕竟这是她的选择。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也把对这部作品的演绎诠释出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个画面的背后,隐藏着两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心理,把女主的痴迷展现的淋淋尽致。
邮差
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
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看着蝴蝶扑不过天涯谁又有权不理解
你是一封信我是邮差
最後一双脚惹尽尘埃
忙着去护送来不及拆开
里面完美的世界
-林夕
这部小说的经历非常曲折,作者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最初是由电影改编成小说,之后他担任编剧又再次翻拍成电影《邮差》(意大利版)而一鸣惊人,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奖项。从小说的改编到电影,历经十年,可见作者对这部作品的喜爱程度之深。我并没有读过小说,但电影真的非常值得一看。
只爱陌生人
给我爱上某一个人
爱某一种体温
喜欢看某一个眼神
不爱其他可能我爱的比脸色还单纯比宠物还天真当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吻
就给我一个吻
我只爱陌生人
-林夕
《只爱陌生人》是一部非常深刻,包含很多隐喻。故事的类型大概可以用好奇害死猫来形容。但是英派的小说普遍非常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深刻研究。同样,这部小说正是反应当时英国社会与年青人意识层面挖掘的代表作,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反思。写作手法相比前面几部早期意识流,更加纯熟,并且客观的描述了故事的场景。融合了作者很多的个人情绪,包括童年的孤独、中学的怨愤情绪,并结合了哥特小说的恐怖特征和很多现代创新的写作手法。
作者伊恩.麦克尤是英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特点非常有英式的离奇古怪,荒诞的意思,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正是年青思想崛起的热潮,摩登族、嬉皮士、朋克摇滚文化盛行。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反映出了当时英国年青的亚文化对后期造成的影响。
听我用文字这样描述起来确实很抽象,但如果你曾了解过他的另一部作品《赎罪》,也许能该能大概明白我的意思。里面的作者少年时的认知多么荒诞,但是却能造成其中男女主角的悲剧式的结局。这是伊恩.麦克尤小说非常典型的故事特征。
花事了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琪
年代:宋
篇幅:七言绝句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古代的诗人们有时候用词非常狠,正如这短短的四句诗词,每行只仅仅七个字,遍写尽了,冬去春来,春去夏来的四季变换。
一幅感叹年华,惜花怜色却又无法阻止光阴的唯美又悲情的画面。花残败凋落,冬去春来,“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等到荼蘼花儿开罢,春天就结束了,春去夏来。花的交替更迭,构成色彩上由红变白转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季节的变化,诗人留连岁月、感叹年华易逝的感伤。所以我说,我们最宝贵的是年华。
开到迷途
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谁曾伤天害理谁又是上帝
我们在等待什么奇迹
最后剩下自己舍不得挑剔
最后对着自己也不大看得起
谁给我全世界我都会怀疑
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
-林夕
荼蘼的含义,则是终结。所谓荼蘼过后,无花开放,过去的文人骚客们常常认为,荼靡花开,代表着一年花季的终结。《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开到荼靡花事了,这这句也贯穿着《红楼梦》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当红楼梦第八十回的描写,全部的人在大观园里面有说有笑的吟诗作对,却为之后每个人物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在他们作诗所描绘的场景中,也处处都有开到荼靡,烟花散尽的隐喻。如果你不想看《红楼梦》的书,那就看看电视剧吧!
我始终觉得,生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能作出更多的选择,已是莫大的幸运。对于我个人也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唯一知道真相的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谁是那个真正能给予你想要的感情的人。
??
结语
放眼今天,信息传播时代高速发展,书从曾经唯一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为了一种选项。希望大家了解真正好的内容本身,不管是读书,还是看电影,都是一种方式,任何一种形式都是应该被接受的,千万不用勉强自己一定要去读书,重点都在于帮助思想的传播,而不是拘于形式。
好书征集
你最想看,或者最想拥有的一部书是什么?
为什么?
写在评论里-并转发+点赞??
便有机会获得它哦!
??
喜欢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zz/1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