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文化 > 纯干货你的IP该如何定位怎样变现
当前位置: 卡塔尔 > 卡塔尔文化 > 纯干货你的IP该如何定位怎样变现
来源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P是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经济资本入注文化生产的产物。优质内容的明星IP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多元的开发价值,推动了文化经济的业态升级。明星IP如何分类?其受众定位是什么?如何最大化实现其市场价值?请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白晓晴的研究。
明星IP的要素:价值观、形象、故事、多元演绎与商业变现
明星IP是具有较高曝光度、知名度和稳定粉丝群的优质IP。明星IP包含五项基本要素,各要素符合一种由内到外层层包裹的洋葱型结构。其中,最中心的要素是核心价值观(Valus),然后依次向外展开的要素为鲜明形象(Imag)、故事(Story)、多元演绎(Adaptation)与商业变现(Commrcialization)。
在下图的模型中,越向内层,IP价值的实现越由内容创意者决定,而IP的文化属性越强,越向外层,IP价值的实现越由文化企业决定,而IP的商业属性越强。
明星IP基本要素的洋葱模型
1、价值观——内容基石
价值观是原创IP内容是否具有开发和传播价值的第一标准。
IP的载体(电影、电视剧、游戏等)作为文化商品,同时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消费者的精神思想产生影响,因此文化企业在筛选和开发IP过程中,需要过滤掉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等非正能量的内容,着重表达契合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只有具有开发潜力的IP内容得到受众的认可,才有可能集聚更大范围的“粉丝效应”。
IP开发商在后续改编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如电影《寻龙诀》和《九层妖塔》对网络小说《鬼吹灯》的影像开发,就合理规避了不受大众理解和接受的部分内容,解构盗墓题材,强化探险/冒险类型,定位共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取向。因此,共享的价值观是IP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正向坚守。
2、形象——基本单元
形象鲜明是潜力IP跨界开发的落脚点,尤其是可视化的角色形象(无论是真人形象还是拟人形象)。
在IP系列文化产品中,电视剧、电影、游戏等视觉化的文化产品是IP内容变现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产业IP开发的实践经验来看,文字、声音的多元利用率远远低于影像的多元利用率。
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是明星IP的基本单元。当然,形象需要时代化的个性予以支撑,需要与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发生连接。以“暴走漫画”为例,虽然“暴走”IP的多元开发中包含一系列的形象贴图和动态表情,但是“暴走”IP不是一套单一的卡通图,而是来自漫画,起源于可以引发广泛“同理心”的故事和强烈的个性形象。这种别具一格的个性形象识别度极高,并可以不断地进行发散演绎,创意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
具有法律意义上的IP,不一定是文化产业意义上的IP,如《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缺乏基本的角色或形象,其衍生开发的市场价值就不会太大。除非对这些知识进行创意加工,赋予这些知识内容以形象和故事。
3、故事——受众连结
故事在某些创作语境中又被称为世界观,具有共鸣性的内容表达。明星IP的故事是具有一定创意、富含情感且打动观众的内容,可被改编或补充,能够在不同载体的转化下保持故事的延续性。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视角来看,故事是“象”的一种形式,是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或文化认同的内容。《易传》有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指概念不能将事物的意涵完全表达清楚。文化产品所承载的“象”,往往能通过让人感同身受而把意涵、意蕴表达清楚,并有效接受。正是由如此,无论是儒道哲学还是社会知识,流传千古的学说道理大都载于故事与传奇之中,而非抽象的概念或体系的法则里。
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C·享克指出,“人生来就理解故事,而不是逻辑”,“故事给予过去的经验一个生命,故事使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令人难忘”。文化记忆往往是一种故事记忆,当某一事物被镶嵌在丰富的故事内容中,就最能够传达出真挚的情感或明白的道理,能够受众带来的接受效果最好。
4、多元演绎——“粉丝”扩容
多元演绎是优质IP在形象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内容载体上对故事进行的延伸,通过持续建立情感连结来扩容受众,并将更多的受众转化成“粉丝”。对于IP型文化产品来说,没有消费者的认可,IP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就无法实现。
“粉丝”是忠诚度和热情度都非常高的受众,IP孵化与开发的目的就是将更多的普通受众转化为超级“粉丝”,通过“粉丝”的忠实消费实现IP价值开发的最大化,进而延长IP的生命周期与变现能力。
多元演绎不仅是明星IP吸引受众的关键要素,而且在维系超级“粉丝”的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明星IP的跨界开发过程就是要不断深化和强化“粉丝效应”,有效地延长IP的生命周期,实现明星IP的可持续开发。
5、商业变现——资本转化
在商业意义上,IP是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具有可流转的财产属性,可以从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原创内容可以通过授权的形式在文化企业之间实现买卖,不同的文化企业通过对原创内容的多元演绎而生产不同的文化商品,借助原有内容的影响力来销售更多形式的文化商品,这样可以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也扩大收益渠道。在内容授权的过程中,内容创意者与文化企业通过谈判签订书面协议书,文化企业付给内容所有人(如小说作者)一定的权利金以取得一定期限内独家开发或出售该内容版权的权利。
在“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中,优质的内容在经营好价值观、形象、故事和多元演绎的IP要素后,便能够获得持续可观的商业收益。
明星IP的分类:老经典、新经典和快时尚
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指出,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形态应该包括剩余的(rsidual)、主流的(dominant)和新兴的(mrgnt)等三种形态,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尺度。
广泛传播的IP内容反映了一个时期大众文化的形态特征。因此,根据内容生产的时间累积和影响力的持久性,可将明星IP分为老经典(OldClassic)、新经典(NwClassic)和快时尚(FastFashion)等三种形态。
老经典代表了剩余的文化形态,新经典代表了主流的文化形态,而快时尚则代表了新兴的文化形态。
1、老经典IP(OldClassicIP)
老经典指已经超过著作权保护期或公共版权的IP内容,一般来源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自然山水资源,具有典型的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比如,如果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内容进行开发所形成的IP都属于老经典IP的范畴。
老经典IP得益于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深厚积淀的集体硕果,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民族文化的基因载体。文化产业视域下的老经典IP包含的关键要素是传统文化基因,民族价值认同、时代精神风貌和文化创新意识。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指出,文化基因(Mm)是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通过以模仿为主的非遗传方式,将某种以语言、思想、观点、习俗、行为方式为表现形式的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传承下去。
一方面,文化基因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传播中文化基因虽然被不断复制、模仿和再创造,但其最重要的特征相对稳定,具有强大的繁衍能力以及向“他者”渗透的能力;
另一方面,文化基因具有变异性,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它总是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寻找更适合的存在形态。文化基因总是在变化中保持自我,同时又发展自我,老经典IP的新时期活力就恰恰体现了文化基因的这种特性。
中国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文化资源大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当代文化创意生产的宝贵财富,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老经典IP,将成为本土文化企业进行内容生产的巨大优势。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中曾言,“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老经典IP的文化生命力经久不衰,不同时代的作者和读者都对其进行着不同的诠释和再造。
在网络文学领域,享有“网络第一书”美誉的《悟空传》等大量网络小说的故事架构都改编自《西游记》。
在电影领域,年上映后日益深入人心的系列电影《大话西游》、年电影票房高达12.48亿票房的《西游·降魔篇》、年斩获9.56亿票房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框架也都源于《西游记》这一老经典IP。
在网络游戏领域,由网易开发并运营的年中国大陆同时在线人数最高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年推出的首款3D推塔(DOTA)动作手游《乱斗西游》等,其价值观框架、故事场景和游戏角色也都运用了原著《西游记》小说的设定。
老经典IP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具有高度持久的文化热度与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
2、新经典IP(NwClassicIP)
新经典IP是由团体或个人创作,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完整版权内容,其基本属性是创作超过十年,内容尚在著作权保护期内。
新经典IP是当代文化的原创产物,或由时尚文化产品沉淀而成,或改编自老经典IP并成为独立的文化内容,且经受过了较长时间的市场检验。
新经典IP的关键要素包括行业领先水准、时代精神体现与普遍价值认同,能够反映当代社会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即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底层积淀的普遍精神和集体认同。因此,新经典IP内容通常具有通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特点。
经典作品总是具有可持续开发的空间,且不局限于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领域,对于经典的解读和诠释同样在不断发生。新经典IP不仅是曾经流行一时的热门文化产品,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社会考验,成为人们反复追忆和致敬的内容,虽然原作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对原作的多维改编和再度开发仍然可以不断进行。
在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美国迪士尼动画中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以及DC漫画旗下的超人、蝙蝠侠等超级英雄形象都已经成了世界人民心中的新经典IP。
新经典IP的回旋式商业开发能够为文化企业带来持久性的经济收益,如《变形金刚》《星球大战》等系列电影也已跻身新经典IP的行列,而且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唤醒人们心中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收获新一轮的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等新经典IP,更是凭借系列小说、电影、主题公园等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成就了新经典IP的文化帝国。
在国产文化产品中,《葫芦兄弟》动画、《还珠格格》《甄嬛传》电视剧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也进入了新经典IP的开发行列。当然,国产新经典IP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网络碎片化文本(如表情包、网络段子等)的不断改编和引用,文化企业还未能将新经典IP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规划和开发。
3、快时尚IP(FastFashionIP)
快时尚IP内容受到著作权保护,能够在文化市场制造短时间内的强烈反响和爆款收益,一般由个人或企业原创(或改编),是多维产品开发的新兴IP。快时尚IP就是当下文化市场时常出现的“现象级”产品。
信息时代的到来,快时尚IP的数量正在呈指数级的态势增长,新的快时尚IP高频涌现,通过整合媒体的营销效力争夺受众的眼球经济。近年来,自媒体的兴起使快时尚IP的成名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面越来越广,也使过气的IP消失得越来越快,极易被新的IP所取代。
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小说作品、年的《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等电视剧作品,都属于快时尚IP的文化产品。
从生命周期上看,快时尚IP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切片型,其本身没有可供成长的空间,由于故事性或拓展性较差导致其必然地成为昙花一现;
另一种是延展型,这种IP具有被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其生命周期与文化活力可以被人为延长,并能够向新经典IP转化。
从创作方式上分类,快时尚IP可以分为个人原创、组织共创两种,每种内容创作的方式都可以带来“现象级”的优质IP,也有可能很快被人遗忘。
在文化产业中,成熟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打造优质文化内容的必要条件,绝妙的创意与故事、系统的协作与管理是决定文化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当前国产的快时尚IP往往能够获得一时的话题热议与收益爆发,但很难形成持久性的影响与收益。如“杜拉拉升职记”系列产品,所属企业想趁着话题热度将文化产品迅速推向文化市场,以达到爆炸式的整合营销效果,但粗糙的制作加工使受众对杜拉拉的热情很快就被浇灭,尽管后来杜拉拉升职记的小说还在续写,但IP“杜拉拉”“升值记”的发展步伐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明星IP的受众定位和市场价值
老经典IP、新经典IP和快时尚IP具有独特的受众定位和市场价值,能够满足受众不同的文化需求。通过洞察不同明星IP所能够满足的受众需求,在IP开发伊始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taera.com/krwh/5990.html